古代一妇人挑着2个小孩逃难,道士看到后惊呼:你挑的是两条龙_赵匡胤_赵弘殷_孩子
发布日期:2025-07-07 03:47 点击次数:197
后唐明宗天成二年(927年)二月十六日的夜晚,洛阳城东北的夹马营内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。这一刻,后唐中央禁军将领赵弘殷的妻子杜氏顺利诞下了一个男孩。这个男孩一出生便引发了一连串异常的现象。
接生婆回忆道,孩子刚降生时,房间里突然充满了红光,似乎是某种神秘的力量在护佑他。与此同时,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异的香气,而这个婴儿的身体竟然发出了一道金黄色的光芒。根据史书记载,“赤光绕室,异香经久不散,体有金色,三日不变”。这一异象令接生婆惊愕无比,难以理解眼前的神奇景象。
此时,孩子的父亲赵弘殷正好从外地赶回,进门后便闻到那股沁人心脾的香气,他不由得脱口而出:“莫非我家夫人生下了一个香孩儿?”从那时起,这个男孩便有了“香孩儿”的小名,成为了他日后的昵称。
展开剩余84%这位从一出生便拥有异象的男孩,便是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。尽管在那时,谁也无法预见他日后的辉煌成就。有关赵匡胤出生时异香的记录,在史书中屡见不鲜。例如《太平宝训政事纪年》中提到:“帝生于洛阳,神光满室,异香馥郁,人因号其地为‘香孩儿营’。”清朝《御制渊鉴类函》则补充道:“初,太祖母杜氏梦日入怀而孕,生之夕,神光照室,胞如菡萏,体被金色,三日不变,异香馥郁,经月不散。”
赵匡胤出身名门。他的曾祖父赵珽曾任御史中丞,祖父赵敬曾担任涿州刺史。赵弘殷,赵匡胤的父亲,年纪轻轻便成了成德节度使王镕的部下军官。家庭生活较为安稳,娶了当地豪门杜氏的女儿为妻。天祐十年,赵弘殷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被李存勖提拔,调任中央禁军,驻扎在距离皇宫不远的夹马营。而就在这里,赵匡胤诞生了。
后来,随着历史的变迁,赵弘殷的命运发生了转折。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给辽国后,依靠辽国的力量推翻了后唐建立了后晋,并称帝。赵弘殷此时投靠了石敬瑭,成为后晋的一名将领,驻守在开封。
在石敬瑭去世后,其养子石重贵即位,爆发了与辽国的战争。赵弘殷作为禁军将领,随即参加了前线的战斗,并将妻子杜氏与儿子赵匡胤、赵光义暂时留在家中。赵光义诞生于赵家迁至开封后的第三年,传说他出生时也如赵匡胤一般,身上散发着“赤光如火,异香满街”。
开运四年正月,辽太宗耶律德光在灭后晋并占领开封后,辽兵肆意掠夺百姓,城中的民众纷纷逃亡。赵弘殷不在家,家中的下人纷纷离开,甚至有些人趁机卷走了家中的财物,杜氏和两个孩子面临被遗弃的危险。
面对无法承受的困境,杜氏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加入了逃难的队伍。由于赵光义年纪太小,无法长途跋涉,杜氏不得不将他们放入箩筐里,自己挑着箩筐,一边逃难,一边寻找丈夫的下落。
据《宋人轶事汇编》记载,傍晚时分,杜氏带着孩子们来到一个小树林。她已疲惫不堪,放下箩筐,自己靠在一棵大树下稍作休息。此时,一位道士模样的老人从树林外走来,老人白发苍苍,但神采奕奕,面容慈祥,眼神中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。他停下脚步,细细打量着杜氏和她的孩子们。
杜氏见状,心生警惕,手握一把绣花剪刀,站在箩筐前,警告道:“老人家,你看我两个孩子做什么?我丈夫就在附近,喊一声便能找来,你若有不轨之心,必有恶果!”老人听后微笑,温声说道:“夫人误会了。贫道姓陈名抟,道号希夷,向来在武当山修行。贫道虽非大能,只能看相,见两位公子气度非凡,隐隐有龙之象,故而多看了几眼。”
杜氏稍微放下心来,但仍然警觉不减。她向陈抟道谢后,老道士便继续离开,边走边吟:“莫道当今无天子,都将天子用担挑,哈哈,哈哈!”杜氏听不懂其中的含义,但这两句话却深深刻在了她的心里。
最终,杜氏带着两个孩子经过千辛万苦,终于找到了赵弘殷。将路上发生的事情告诉丈夫后,赵弘殷得知那位老人正是名声远播的陈抟,不禁感到震惊。陈抟,号称“活神仙”,有着预测未来的神奇能力,民间对他传闻甚多。他曾言预知别人家中灾难,甚至能通过面相判断出人的命运。
然而,尽管陈抟在民间有着极高的声誉,赵弘殷当时并未将他的话当真。尽管如此,从那时起,他开始格外重视对赵匡胤和赵光义的培养,心里始终想着,即便他们无法成为帝王,必定会有不凡的作为。
在后来的岁月里,赵匡胤的勇气与能力不断展现出来,渐渐赢得了众人的敬仰。传说有一次,赵弘殷得到了一匹烈马,但无人能驯服。赵匡胤当场骑上去,马儿奔腾不止,直到他在城门前摔落,众人以为他命丧当场。但令所有人惊讶的是,赵匡胤竟然毫发无伤,轻松地重新骑上烈马,继续前行。从此,赵匡胤的名声逐渐传播开来,成为了人们口中的英雄。
经过无数年的磨砺,赵匡胤终于在后汉乾祐元年(948年)离开家乡,投身到更大的历史舞台。途中,他遇到了前往襄阳的老和尚,这位和尚为他指点迷津,告知他将来会有“大作为”。赵匡胤依照老和尚的指引,加入了郭威的军队,最终凭借出色的武艺和能力,获得了显赫的地位。
赵匡胤通过一系列战争与权谋,最终在960年,通过陈桥兵变,成功登上了皇位,建立了北宋朝。这一切似乎都应验了当年老和尚的预言,也让陈抟当年所说的“天子用担挑”的预言成了现实。
然而,赵匡胤或许没有注意到,陈抟的另一个预言也悄然成真。在临终时,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深知历史的教训,要求赵匡胤立弟赵光义为继承人,防止政权再次陷入早逝的危险。在赵匡胤去世后,赵光义顺利继位,成为宋朝的第二位皇帝。
这一切,最终都验证了陈抟早年的预言,也为赵家兄弟的历史命运增添了无尽的传奇色彩。
发布于:天津市